普洱之班禪緊茶

大理古城,脈延千年,秀美的景觀素有“下關風,上關花,蒼山雪,洱海月”的美譽,昔年的茶馬古道亦是經此蜿蜒進入川藏,歲月悠悠中,見證過歷代茶事的興衰,品味過馬幫旅人的鄉愁。

下關以“沱茶之鄉”的盛譽為世人所熟知。下關的茶品多會附有青花香,而許多的茶人則認為,是大理獨特的“風花雪月”孕育出了這種獨有的芬芳。在下關所產制的眾多茶品中,“緊茶”因其製作嚴謹精良,形態古樸,並有著獨特的歷史內涵而聲名尤著。

史上的緊茶素以茶味濃郁,香氣韌勁著稱,自古以來即為藏區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,過去都通過馬隊的馱運由滇入藏,路途遙遠,常常因為受潮而發生黴變,為了讓緊茶在馱運的過程中能有足夠的空間來散發水分而防止黴變,才逐漸形成了緊茶獨有的帶把香菇造型,並一直沿用至今。

緊茶曾於1967年停產,後來,因為西藏宗教領袖班禪喇嘛於1986年親臨下關,要求恢復緊茶的生產以供西藏佛寺使用,於是標以“寶焰牌”商標的緊茶才又重現江湖。這一批專為獻班禪喇嘛而生產的緊茶就被命名為“班禪緊茶”或是“班禪禮茶”,此茶品製作極為精嚴、用料極其特殊,,與一般“寶焰牌”心臟型緊茶在茶質和外觀上有很大區別。被多本普洱專著作為滇茶的珍品列入名茶譜,唯市場流通極少,真顏難睹。

tea01.jpg 

 

“寶焰牌”的商標:由紅、黃、黑三色,三個部分組成。1。香爐採用寶鼎黑邊,金黃色金鼎;2。爐內四個桃形圖像系元寶,象徵貢茶;3。爐中火焰象徵佛光,故為紅色。金鼎中元寶的熊熊烈火燃燒正旺,象徵著佛光普照,吉祥如意。

tea02.jpg

下關緊茶的初體驗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初識普洱未及一年,對普洱的認知也是一知半解,總以為普洱茶要不是圓餅就是磚塊狀。

偶而在北醫附近的茶葉店(萬青園)櫥窗裡,看到幾顆長得像大香菇的茶品,不免驚心好奇。經老板熱心介紹才知它叫"下關緊茶"。

傳統的250克重,每個都以牛皮紙包裝著(老板聲稱原先是三個疊成一筒,用紙袋包裝,早年因從香港運來時,外包裝紙破損,才改用牛皮紙包上),為下關茶廠產制的存倉茶品,生產日期不知,但在地存倉已有七、八年之久。外形緊結包滿,茶面置方形內飛,茶體烏亮潤澤,隱約可見少許茶梗,外觀即可判斷為倉存效果極好的生茶體,原用茶青味烈氣重。

老板好客,開茶請我品嘗。頭泡淡栗初現,味重韻厚,雖茶葉初遇甘泉,但轉瞬紅栗漫現,生機頓啟。再沏茶色趨沉,始有淡然的花香浮動,若隱若現,入口微甜回甘。三巡過後,湯色栗紅瑰麗,極濃郁而清澈,雖美豔卻穩重,像紅酒一般,茶湯入口醇厚,而喬木型的茶香便在此時悄然滲出,久藏的野性在瞬間將一切覆蓋,待茶香漸次淡退,方覺微薄而悠長的陳韻彌漫在四周,伴著清幽的花香在齒齶間留連,甘,甜,津,並有較強的茶氣在眉額處湧動…。

“香氣高銳持久,帶有雲南大葉種特性的香型,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”原本就是普洱新茶的特點。班禪緊茶是特別為藏區配製,用以摻奶成茶以解肉食,所以茶性尤烈,香氣霸道而茶氣凜烈,使許多的愛茶者難以承受。但是這泡緊茶已然經歷了十餘年歲月的陳化,竟有如此真正地變得中庸醇和。

緞泥小壺中散開的茶葉豐潤栗紅,其中夾雜著橙黃含綠的葉片,一片唯美的緊茶景致。

喜歡就把它買下,承蒙茶業店老板割愛,讓了我幾顆,令人滿心歡喜。

班禪緊茶的亂象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總是在網路上學新知,在電腦裏鍵入“班禪緊茶”四個字,賣貨的網拍有幾十筆。幾乎都稱是存倉近30年的優質“班禪緊茶”,大約地加一加,數量就遠遠超過下關茶廠當時生產的總量。而且有些品質看起來跟我所買到的緊茶差得好遠,都已標價數仟元之譜。如果它是優質緊茶,那我買的不就是“班禪緊茶”了,不可能吧?

tea03.jpg tea04.jpg

後來找到一篇由"鄒家駒"先生所撰寫的文章,才對班禪緊茶跟緊茶有較明確的認知。鄒先生寫到:

文革時期的政治浮躁,特徵是追求某種革命理想而不惜毀滅一切。市場經濟中的商業浮躁則走到另一個極端:徹底拋去理想、信念以致信仰,完全忘了還有明天。

表現商業浮躁的假貨贗品充斥市場,人心變“牛心”,最終摧毀的是消費者的信念。以史為鑒,看看歷史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。

為迎接班禪大師的到來,下關茶廠選用雲南上等原料精心製作50斤(25公斤、一百餘枚共兩箱多)禮茶送班禪大師。唯有這批經過大師點化重新生產的禮茶,後人才稱之為“班禪緊茶”。從此,下關茶廠恢復生產“寶焰牌”心臟型緊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ffice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